棋盤石為何又稱錦雞石
From: http://www.tcxinshengbj.com By: 賀代瑯
從蘇州東山鎮向西行,沿尚錦或楊灣均可直抵陸巷碼頭。如遇天氣睛好,站在陸巷碼頭,透過縹緲浩翰的太湖向深處遠眺,可以隱隱看到湖水遠處有一座青翠欲滴的小島,這就是國家太湖風景名勝區這一串明珠鏈中最為璀燦的鉆石掛件——三山島。
在三山島東北角的臨岸水邊,安放著一塊方愣出角的巨大太湖石,在它的兩側各安放著一塊巨大的黃石,遠遠望去,就仿佛一個棋桌和兩個凳子。自洪武年以來,這一特殊的景觀就被文人墨客稱作“棋盤石”,但是島上的村民卻稱其為“錦雞石”,這一景兩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聽老輩們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為推翻元王朝的殘酷統治,聯絡各路義軍揭桿而起,南征北戰,終于如愿以償。隨著實力的增強,為了進一步奪江山、爭帝位,朱元璋又反戈一擊,將當年和自己并肩作戰的各路義軍一一剿滅,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個心頭之患了:那就是盤踞蘇州自稱“姑蘇王” 的張士誠了。這一次他親率大隊軍馬開赴太湖,就是準備徹底全殲張士誠部,掃除自己登基當皇帝的最后一個障礙。
別看滿臉大麻子的朱元璋文化不高,但他心機可深了。他深知張士誠占領蘇州后,一掃元朝陋習,善待姑蘇百姓,深得民心。蘇州城又堅固耐守,輔以寬闊的護城河,攻打著實不易。所以這次決戰,采用了隱蔽的戰術,率軍悄悄潛入太湖,一邊整休軍隊,一邊思謀作戰良策。
作為最高統帥,朱元璋當然首選風景秀美的三山島為指揮營地。
三山島風景確實優美,島東,田間的油萊花金燦燦,水稻秧綠油油,伴以幾縷炊煙裊裊升起,好一派田園風光。島西,林木森森,懸巖危立,山雖不高,卻層巒疊障,襯以杳杳無邊的湖波,更勝山水畫幅。進島數天,在文武將領的簇擁下,朱元璋朝拜了娘娘廟、祭祠了吳妃墳、觀看了板壁峰、暢飲了唐井水、瞻仰了三峰寺、敬拜了關帝廟……但攻蘇謀略卻仍然理不出一個頭緒,朱元璋心里那個煩呀,實在是不得了。整天雙眉緊鎖,一籌莫展。
朱元璋的一舉一動,包括表情上任何一點微妙變化,劉伯溫看得清清楚楚。他是首席軍師呵,他是朱元璋的智囊呀,大王肚子里那幾條花花肥腸當然瞞不住劉伯溫。他雖深知朱元璋不安的根由,但自已也苦無良策,難以進言。
這天清晨,眾將伴隨朱元璋沿島散步,進入島東,湖邊一大塊方楞出角的太湖石引起朱元璋的注意:因為上面端端正正置放著一付棋子,不知不覺停了下來。劉伯溫一見,心想機會來了,大王已愁悶了數天,借此良機,松散松散:“大王,如此好山、好水、好石、好棋,何不奕上一局,也許良策就在棋局之中吶” ?墒怯凶罒o椅,總不能站著下吧?見此情景,大將徐達、常遇春趕忙爬上島東的“大山”,各人搬來一塊千斤黃石,安置在太湖石兩邊,權充桌椅。
朱元璋必竟是主帥呵!劉伯溫不敢擅先,他將雙手一揖:“大王,請出子!敝煸爱斎灰裁靼讋⒉疁氐囊馑,他將袖口往上挽了挽,伸出一手便準備拈棋,說來也怪,他的手尚末碰到棋子,而那顆棋子“滋”的一聲滑了出去,在棋格上穩穩地停了下來。這一步棋雖然不是自已下的,但棋子已動,不便更改,朱元璋便微微一笑,將手一揚:“軍師,請!闭l知,連催三遍,劉伯溫置若罔聞,只顧呆呆的盯著棋盤看!斑@狗頭軍師,葫蘆里又在賣什么藥呵?”朱元璋心想。但礙著諸位愛將,又不便使軍師受窘。正沉思間,只聽劉伯溫呵呵一笑,雙手一拍:“大王,真是一步好棋!有了這一步,天下定了!敝煸罢尞愰g,只見劉伯溫慢慢踱到自已身邊,悄悄地耳語起來。
站在岸邊小道上的文武官員奇怪喲,這叫什么下棋?二人只走了一步棋,就決出了雌雄?誰知,朱元璋聽罷劉伯溫的一席話,掀須大笑了起來:“天意,天意呵!”此時朱元璋已完全確認了劉伯溫的戰術,馬上下令,全軍起撥,直撲蘇州,徹底殲滅張士誠這一稱帝前的最后障礙。果然,沒費多少時日,張士誠被擒,余部招降,心腹之患徹底清除了。
因此,自大明開國之時起,這幾塊石頭便被御用文人稱為了棋盤石。后代騷人墨客沿用先人稱呼,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于是棋盤石的這一說法便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
這就是:
天生一著妙棋,伯溫巧識天機;
從此天下大定,洪武始此稱帝。
話說朱元璋率軍一離開棋盤石,天上忽然飛來成千上萬只各種烏兒,羽毛豐滿,千姿百彩,繞著棋盤石盤旋,忽見一只彩鳳自天而下,叼起青石上的棋盤沖天而起,隨后百烏紛紛撲向青石,叼起青石上的棋子,隨著鳳凰向太湖深處飛去。
目睹這一現象的村民驚訝不已,返家后向家人及鄰里敘述這一奇觀。由于不識鳳凰,只能描述其絢麗的色彩,島上最年長者聽其所說,慨然嘆曰:“這是錦雞呀!”遂稱此石為“錦雞石”。一直沿襲至今。這就是“錦雞石” 的來歷了。33trip
在三山島東北角的臨岸水邊,安放著一塊方愣出角的巨大太湖石,在它的兩側各安放著一塊巨大的黃石,遠遠望去,就仿佛一個棋桌和兩個凳子。自洪武年以來,這一特殊的景觀就被文人墨客稱作“棋盤石”,但是島上的村民卻稱其為“錦雞石”,這一景兩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聽老輩們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為推翻元王朝的殘酷統治,聯絡各路義軍揭桿而起,南征北戰,終于如愿以償。隨著實力的增強,為了進一步奪江山、爭帝位,朱元璋又反戈一擊,將當年和自己并肩作戰的各路義軍一一剿滅,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個心頭之患了:那就是盤踞蘇州自稱“姑蘇王” 的張士誠了。這一次他親率大隊軍馬開赴太湖,就是準備徹底全殲張士誠部,掃除自己登基當皇帝的最后一個障礙。
別看滿臉大麻子的朱元璋文化不高,但他心機可深了。他深知張士誠占領蘇州后,一掃元朝陋習,善待姑蘇百姓,深得民心。蘇州城又堅固耐守,輔以寬闊的護城河,攻打著實不易。所以這次決戰,采用了隱蔽的戰術,率軍悄悄潛入太湖,一邊整休軍隊,一邊思謀作戰良策。
作為最高統帥,朱元璋當然首選風景秀美的三山島為指揮營地。
三山島風景確實優美,島東,田間的油萊花金燦燦,水稻秧綠油油,伴以幾縷炊煙裊裊升起,好一派田園風光。島西,林木森森,懸巖危立,山雖不高,卻層巒疊障,襯以杳杳無邊的湖波,更勝山水畫幅。進島數天,在文武將領的簇擁下,朱元璋朝拜了娘娘廟、祭祠了吳妃墳、觀看了板壁峰、暢飲了唐井水、瞻仰了三峰寺、敬拜了關帝廟……但攻蘇謀略卻仍然理不出一個頭緒,朱元璋心里那個煩呀,實在是不得了。整天雙眉緊鎖,一籌莫展。
朱元璋的一舉一動,包括表情上任何一點微妙變化,劉伯溫看得清清楚楚。他是首席軍師呵,他是朱元璋的智囊呀,大王肚子里那幾條花花肥腸當然瞞不住劉伯溫。他雖深知朱元璋不安的根由,但自已也苦無良策,難以進言。
這天清晨,眾將伴隨朱元璋沿島散步,進入島東,湖邊一大塊方楞出角的太湖石引起朱元璋的注意:因為上面端端正正置放著一付棋子,不知不覺停了下來。劉伯溫一見,心想機會來了,大王已愁悶了數天,借此良機,松散松散:“大王,如此好山、好水、好石、好棋,何不奕上一局,也許良策就在棋局之中吶” ?墒怯凶罒o椅,總不能站著下吧?見此情景,大將徐達、常遇春趕忙爬上島東的“大山”,各人搬來一塊千斤黃石,安置在太湖石兩邊,權充桌椅。
朱元璋必竟是主帥呵!劉伯溫不敢擅先,他將雙手一揖:“大王,請出子!敝煸爱斎灰裁靼讋⒉疁氐囊馑,他將袖口往上挽了挽,伸出一手便準備拈棋,說來也怪,他的手尚末碰到棋子,而那顆棋子“滋”的一聲滑了出去,在棋格上穩穩地停了下來。這一步棋雖然不是自已下的,但棋子已動,不便更改,朱元璋便微微一笑,將手一揚:“軍師,請!闭l知,連催三遍,劉伯溫置若罔聞,只顧呆呆的盯著棋盤看!斑@狗頭軍師,葫蘆里又在賣什么藥呵?”朱元璋心想。但礙著諸位愛將,又不便使軍師受窘。正沉思間,只聽劉伯溫呵呵一笑,雙手一拍:“大王,真是一步好棋!有了這一步,天下定了!敝煸罢尞愰g,只見劉伯溫慢慢踱到自已身邊,悄悄地耳語起來。
站在岸邊小道上的文武官員奇怪喲,這叫什么下棋?二人只走了一步棋,就決出了雌雄?誰知,朱元璋聽罷劉伯溫的一席話,掀須大笑了起來:“天意,天意呵!”此時朱元璋已完全確認了劉伯溫的戰術,馬上下令,全軍起撥,直撲蘇州,徹底殲滅張士誠這一稱帝前的最后障礙。果然,沒費多少時日,張士誠被擒,余部招降,心腹之患徹底清除了。
因此,自大明開國之時起,這幾塊石頭便被御用文人稱為了棋盤石。后代騷人墨客沿用先人稱呼,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于是棋盤石的這一說法便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
這就是:
天生一著妙棋,伯溫巧識天機;
從此天下大定,洪武始此稱帝。
話說朱元璋率軍一離開棋盤石,天上忽然飛來成千上萬只各種烏兒,羽毛豐滿,千姿百彩,繞著棋盤石盤旋,忽見一只彩鳳自天而下,叼起青石上的棋盤沖天而起,隨后百烏紛紛撲向青石,叼起青石上的棋子,隨著鳳凰向太湖深處飛去。
目睹這一現象的村民驚訝不已,返家后向家人及鄰里敘述這一奇觀。由于不識鳳凰,只能描述其絢麗的色彩,島上最年長者聽其所說,慨然嘆曰:“這是錦雞呀!”遂稱此石為“錦雞石”。一直沿襲至今。這就是“錦雞石” 的來歷了。33trip
2002年3月31日于棋盤石側
賀代瑯
![]() |
||
微信公眾號三山島旅游網![]() |
站點地圖 --
關于本站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旅游熱線:13812615109 0512-66275042 聯系人:吳弼人 ![]() ![]() ![]() 蘇州三山島至佳處民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