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太湖三山島踏青
From: http://www.tcxinshengbj.com

三山島鮮花開放(圖)
陽春三月,梅花盛開,柳葉出芽,再加上陽光溫暖、 綠樹層迭
、空氣清爽?障聛淼臅r候,厭倦了都市喧囂生活的人們總想尋覓一處寧靜、安逸的地方;不是走馬觀花式的奔波,而是尋一處“世外桃源”,讓平時浮躁的心安靜下來。人們常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寄情于吳中大地的太湖山水間,總能感悟到神奇與獨特的寧靜。
古韻今風的吳中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歷史底蘊深厚,這里有以明月灣、陸巷、三山島為代表的古鎮古村落,也有我國在文化領域首個創立的自主論壇品牌──太湖文化論壇。
三十年同學聚會就選擇到太湖三山島去踏青!春天的三山島,景色格外美麗迷人,處處鳥語花香,風景如畫;花也開了,水也暖了。陽春三月,三山島花都開了;四月三山島桃紅柳綠,花香撲鼻;五月 滿山盡是橘子花....
三山島位于東山西南浩渺的太湖中,也是蘇州最南部分。素以村道古老,幽靜野趣;山徑蜿蜒,煙云飄渺等著稱,人稱小蓬萊。素以湖光山色、名勝古跡著稱,歷史上早有記載!伴L圻龍氣接三山,澤厥綿延一望間。煙水洋中分聚落,居然蓬萊在人寰。點出了三山的人間仙境之妙。
星期六下午十三點整在竹輝飯店集中。汽車上南環高架后從石湖路口子下來右轉沿吳中大道行駛十公里,一路不表。
當汽車拐向東山方向,景色豁然開朗;放慢車速,欣賞太湖美得醉人。遠眺,太湖大橋橫臥碧波中,黛色青山星星點點地點綴于湖面之上?刻粋鹊穆放,濕地上成片的蘆葦在微風吹拂下左右搖曳;稍遠一些,是浮萍等漂于水上;再遠處,是零星的漁家在勞作。在湖風吹拂下,頓覺空氣濕潤,心曠神怡。
駐車陸巷,到古村中很容易尋得休閑。在寶儉堂內,點上一杯碧螺春茶,品品吳中茶文化,欣賞綠山中的古村、古井、古樹、古河道,心情自在飛揚。
從陸巷碼頭登船,駛向太湖三山島的途中,桃花島、珊瑚島、大小島等洞庭諸峰側畔而過;遠處的縹緲峰、西山島收入眼底。
三山島距離東山、西山都是三公里。坐上小艇,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高速航行,的確是令人愜意的。棄舟,登上太湖蓬萊——三山島,宛若置身于另一番天地中;三山島上三座山峰如同翠綠的筆架,任憑古人和今人寫就太湖文章。頗為形似的牛背石、白貓石,以及據傳為范蠡與西施垂釣之處的蠡墅山,都在三山島旁的太湖中隱現。
小島海拔只有幾十米,卻是奇峰異石,氣勢不俗。自然天成的獅身人面像目光深邃,凝視太湖,與埃及人工雕琢的獅身人面像相比,更粗獷,更雄偉;板壁峰也堪稱奇崛;更令人稱道的是名為“四世同堂”的奇石,一塊石頭上有四種性質和不同地質年代的巖石,灰褐色的是形成于距今3.6億年的泥盤紀晚期巖屑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淺灰色的是距今2.8億年的石炭紀晚期石灰巖,褐紅色的是距今0.8億年的火山角礫巖,白色半透明晶體是距今約0.4億年的方解石脈。這塊石頭記載了三山島從陸地下沉為淺海后又火山噴發這一地質變遷的歷史。
走到“迭石通天”,即可看到突兀于峭壁頂部、如虎蹲般的巨石——迭石;再仔細看,也許能看出獅身人面像正遙望太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僅創造出迭石,還有直通山頂的一線天。如果是清晨,登山行山山頂、步入六角踏亭、敲響銅鐘,則能享受到“行山晨鐘”。那時,霧色朦朧的湖面上水天一色,紅日慢慢浮出水面,染紅湖水和山坡;而人們則在亭中品茗,一覽八百里太湖三萬六千頃煙波,悠閑數點太湖七十二峰。從行山往西下山,就來到被譽為吳中第一峰的板壁峰:如用刀斧劈出的山峰在峭壁間陡立,峰頂更是如五指直插云霄,四周翠綠圍繞、石面還有青苔和藤蔓……正是“恰如一天然水石盆景”。在島西部的斷山,是欣賞太湖夕陽的絕佳處。
夕陽西沉時在斷山頂遠眺,湖面折射出粼粼的金色波光,遠處的縹緲峰、莫厘峰與山下的奇石就像被紅色盡染然。另外游客還可來到為拍攝《兵圣》而重現的古吳水師碼頭,給游人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暢游吳越風光。
晚飯桌上“農家菜”帶著湖光山色,看著讓人嘴饞:有“太湖三白”中的白水魚、白蝦、銀魚炒蛋,有島上獨有的墨駝鴨、草雞、湖鮮、脆黃瓜、毛豆、油燜野筍、田園菜蔬等綠色菜肴,還有燒得濃油赤醬的紅燒肉燒,鮮美無比的三山島土雞湯,現殺活燒的白魚白蝦,甜津津的小青菜,都是口味獨特的上好佳肴。還有放養在野外的草雞,墨駝鴨,以及野生蔬菜等讓人贊不絕口。
二十位同學集體過生日好不快樂,仿佛回到滸關讀書時的晨光。
晚上有同學在屋里打牌,有同學在天井里喝荼。
月光下傳來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隨著歌聲悄悄溜出農舍去尋找月光下的世外桃源。
星期天早飯后上小姑山,或進行攀巖、野營、燒烤等活動;蚴堑教,劃船,游泳,釣魚,活動十分豐富。
下午去在三山島博物館。一萬二千年的舊石器和古脊椎動物化石,各種古轅人的牙齒比比皆是,這是一九八四年發現并挖掘出來的,稱之為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三山島正是三山文化的集中代表。
三山島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三山文化和古吳文化源遠流長。二千五百年前,吳王曾來過這里,他的小姑就葬在三山島,故島上有一座小姑山、小姑廟。島上的村民為了記念吳王,全改成吳姓,后來大部分去了海外,據說目前在臺灣的吳姓人士有二十五萬,難怪臺灣同胞對三山島十分厚愛,常年從臺灣寶島到蘇州三山島觀光。
三山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楊梅,枇杷,桃子,桔子,馬眼棗等等,種類繁多。陽春三月,也是旅游佳節,可以吃到山里味美的野竹筍,還可以賞到桃紅柳綠的春光。四五月份,又到了桔花飄香的時候,整個島上彌漫著淡淡清香。五六月,枇杷,桃子,楊梅相繼上市。七八月,暑假來了,可別錯過了去太湖游泳的大好良機,真正享受遨游太湖的感覺,八月中下旬又是馬眼棗的成熟期。金秋十月,到了吃螃蟹的大好時光,又正值桔子紅了,漫山遍野的桔園讓人留戀往返。桔子持續的時間較長,一直可以到來年春天。冬春之際,還可以賞梅花。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既飽眼福,又飽口服,怎能不讓人心動不已?
附錄:三山島十景 來自:http://www.tcxinshengbj.com
太湖三山,其湖光山色,動靜并存,壯悠兼備,是飽覽吳中山水、太湖景色的仙境;是太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蘇杭天堂麗境中唯一的群島風光游覽區。清朝.吳莊藏《三山詩》曰:“長圻龍氣接三山,澤厥綿延一望間,煙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萊在人寰!
臨湖秀山之處,素有十大景勝跡:
1、拜壁峰:諧名板壁峰,石削陡立,被譽為我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謂鬼斧神工。
2、十二生肖石:石臨湖沿,玲瓏剔透,惟妙惟肖,奇形怪狀,各有千秋。
3、疊石:有名老虎石,高大雄偉,以石著稱,一端架在懸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奪天工。
4、龍頭山:與長圻渚相望。傳說原是一條活龍,被劉伯溫竊了龍膽,開鑿長江破了法。
5、金雞石:共有三塊,一高二低,對等相敘。石下有洞,傳說有一對“金雞”常棲于此。
6、仙人洞:旁有懸崖峭壁,視夕照佳處。據說為亞洲板塊斷裂層的斷頭。因毀關帝廟而塌。
7、牛背石:傳說為天上“金!毕路,因常偷食太湖邊稻谷而被人在尾巴上接上紅頭繩,后又被人發現,砍掉尾巴,從而化為石身永留在人間。
8、香爐石:一石三鼎足,傍晚提網捕魚,足間觀日落其情其境無窮。
9、石碼頭:傍岸那條條石船向太湖,旁有看船老人石。
10、馬腳。簜髡f為關公練馬所踩腳印。
行程建議:
一般到三山島旅游,安排兩天比較合適。第一天中午到,下午爬山看景點。第二天去小村中走走,順便游覽清儉堂、師儉堂。第二天中午離島返程。三山島的主要景點有十二生肖石、板壁峰、抱風亭、人仙橋、清儉堂等,大概要三小時將小島游完。也可以安排一條小木船,出湖搖搖船,捉捉魚蝦。三山島野營自助旅游
第一天
09:30 蘇州火車站出發至東山長圻碼頭
11:30 東山長圻碼頭乘班船或快艇上三山島至佳處旅社吃農家飯
14:00 租帳篷、燒烤工具等
15:00 至野營基地(搭帳篷)
16:00 開始自由活動(燒烤、篝火晚會等)
第二天
05:30 起床至山上或湖邊看日出
06:30 吃早飯
07:00 游玩板壁峰,一線天,疊石等景點
09:00 太湖游船,游覽十二生肖石、白貓石、牛背石、蠡墅山、水葬臺等太湖中的一些景點
11:30 至佳處農家旅社吃午飯
14:00 班船或快艇出島
16:00 到火車站33trip
古韻今風的吳中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歷史底蘊深厚,這里有以明月灣、陸巷、三山島為代表的古鎮古村落,也有我國在文化領域首個創立的自主論壇品牌──太湖文化論壇。
三十年同學聚會就選擇到太湖三山島去踏青!春天的三山島,景色格外美麗迷人,處處鳥語花香,風景如畫;花也開了,水也暖了。陽春三月,三山島花都開了;四月三山島桃紅柳綠,花香撲鼻;五月 滿山盡是橘子花....
三山島位于東山西南浩渺的太湖中,也是蘇州最南部分。素以村道古老,幽靜野趣;山徑蜿蜒,煙云飄渺等著稱,人稱小蓬萊。素以湖光山色、名勝古跡著稱,歷史上早有記載!伴L圻龍氣接三山,澤厥綿延一望間。煙水洋中分聚落,居然蓬萊在人寰。點出了三山的人間仙境之妙。
星期六下午十三點整在竹輝飯店集中。汽車上南環高架后從石湖路口子下來右轉沿吳中大道行駛十公里,一路不表。
當汽車拐向東山方向,景色豁然開朗;放慢車速,欣賞太湖美得醉人。遠眺,太湖大橋橫臥碧波中,黛色青山星星點點地點綴于湖面之上?刻粋鹊穆放,濕地上成片的蘆葦在微風吹拂下左右搖曳;稍遠一些,是浮萍等漂于水上;再遠處,是零星的漁家在勞作。在湖風吹拂下,頓覺空氣濕潤,心曠神怡。
駐車陸巷,到古村中很容易尋得休閑。在寶儉堂內,點上一杯碧螺春茶,品品吳中茶文化,欣賞綠山中的古村、古井、古樹、古河道,心情自在飛揚。
從陸巷碼頭登船,駛向太湖三山島的途中,桃花島、珊瑚島、大小島等洞庭諸峰側畔而過;遠處的縹緲峰、西山島收入眼底。
三山島距離東山、西山都是三公里。坐上小艇,在煙波浩淼的湖面上高速航行,的確是令人愜意的。棄舟,登上太湖蓬萊——三山島,宛若置身于另一番天地中;三山島上三座山峰如同翠綠的筆架,任憑古人和今人寫就太湖文章。頗為形似的牛背石、白貓石,以及據傳為范蠡與西施垂釣之處的蠡墅山,都在三山島旁的太湖中隱現。
小島海拔只有幾十米,卻是奇峰異石,氣勢不俗。自然天成的獅身人面像目光深邃,凝視太湖,與埃及人工雕琢的獅身人面像相比,更粗獷,更雄偉;板壁峰也堪稱奇崛;更令人稱道的是名為“四世同堂”的奇石,一塊石頭上有四種性質和不同地質年代的巖石,灰褐色的是形成于距今3.6億年的泥盤紀晚期巖屑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淺灰色的是距今2.8億年的石炭紀晚期石灰巖,褐紅色的是距今0.8億年的火山角礫巖,白色半透明晶體是距今約0.4億年的方解石脈。這塊石頭記載了三山島從陸地下沉為淺海后又火山噴發這一地質變遷的歷史。
走到“迭石通天”,即可看到突兀于峭壁頂部、如虎蹲般的巨石——迭石;再仔細看,也許能看出獅身人面像正遙望太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僅創造出迭石,還有直通山頂的一線天。如果是清晨,登山行山山頂、步入六角踏亭、敲響銅鐘,則能享受到“行山晨鐘”。那時,霧色朦朧的湖面上水天一色,紅日慢慢浮出水面,染紅湖水和山坡;而人們則在亭中品茗,一覽八百里太湖三萬六千頃煙波,悠閑數點太湖七十二峰。從行山往西下山,就來到被譽為吳中第一峰的板壁峰:如用刀斧劈出的山峰在峭壁間陡立,峰頂更是如五指直插云霄,四周翠綠圍繞、石面還有青苔和藤蔓……正是“恰如一天然水石盆景”。在島西部的斷山,是欣賞太湖夕陽的絕佳處。
夕陽西沉時在斷山頂遠眺,湖面折射出粼粼的金色波光,遠處的縹緲峰、莫厘峰與山下的奇石就像被紅色盡染然。另外游客還可來到為拍攝《兵圣》而重現的古吳水師碼頭,給游人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暢游吳越風光。
晚飯桌上“農家菜”帶著湖光山色,看著讓人嘴饞:有“太湖三白”中的白水魚、白蝦、銀魚炒蛋,有島上獨有的墨駝鴨、草雞、湖鮮、脆黃瓜、毛豆、油燜野筍、田園菜蔬等綠色菜肴,還有燒得濃油赤醬的紅燒肉燒,鮮美無比的三山島土雞湯,現殺活燒的白魚白蝦,甜津津的小青菜,都是口味獨特的上好佳肴。還有放養在野外的草雞,墨駝鴨,以及野生蔬菜等讓人贊不絕口。
二十位同學集體過生日好不快樂,仿佛回到滸關讀書時的晨光。
晚上有同學在屋里打牌,有同學在天井里喝荼。
月光下傳來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隨著歌聲悄悄溜出農舍去尋找月光下的世外桃源。
星期天早飯后上小姑山,或進行攀巖、野營、燒烤等活動;蚴堑教,劃船,游泳,釣魚,活動十分豐富。
下午去在三山島博物館。一萬二千年的舊石器和古脊椎動物化石,各種古轅人的牙齒比比皆是,這是一九八四年發現并挖掘出來的,稱之為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三山島正是三山文化的集中代表。
三山島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三山文化和古吳文化源遠流長。二千五百年前,吳王曾來過這里,他的小姑就葬在三山島,故島上有一座小姑山、小姑廟。島上的村民為了記念吳王,全改成吳姓,后來大部分去了海外,據說目前在臺灣的吳姓人士有二十五萬,難怪臺灣同胞對三山島十分厚愛,常年從臺灣寶島到蘇州三山島觀光。
三山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楊梅,枇杷,桃子,桔子,馬眼棗等等,種類繁多。陽春三月,也是旅游佳節,可以吃到山里味美的野竹筍,還可以賞到桃紅柳綠的春光。四五月份,又到了桔花飄香的時候,整個島上彌漫著淡淡清香。五六月,枇杷,桃子,楊梅相繼上市。七八月,暑假來了,可別錯過了去太湖游泳的大好良機,真正享受遨游太湖的感覺,八月中下旬又是馬眼棗的成熟期。金秋十月,到了吃螃蟹的大好時光,又正值桔子紅了,漫山遍野的桔園讓人留戀往返。桔子持續的時間較長,一直可以到來年春天。冬春之際,還可以賞梅花。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既飽眼福,又飽口服,怎能不讓人心動不已?
附錄:三山島十景 來自:http://www.tcxinshengbj.com
太湖三山,其湖光山色,動靜并存,壯悠兼備,是飽覽吳中山水、太湖景色的仙境;是太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蘇杭天堂麗境中唯一的群島風光游覽區。清朝.吳莊藏《三山詩》曰:“長圻龍氣接三山,澤厥綿延一望間,煙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萊在人寰!
臨湖秀山之處,素有十大景勝跡:
1、拜壁峰:諧名板壁峰,石削陡立,被譽為我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謂鬼斧神工。
2、十二生肖石:石臨湖沿,玲瓏剔透,惟妙惟肖,奇形怪狀,各有千秋。
3、疊石:有名老虎石,高大雄偉,以石著稱,一端架在懸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奪天工。
4、龍頭山:與長圻渚相望。傳說原是一條活龍,被劉伯溫竊了龍膽,開鑿長江破了法。
5、金雞石:共有三塊,一高二低,對等相敘。石下有洞,傳說有一對“金雞”常棲于此。
6、仙人洞:旁有懸崖峭壁,視夕照佳處。據說為亞洲板塊斷裂層的斷頭。因毀關帝廟而塌。
7、牛背石:傳說為天上“金!毕路,因常偷食太湖邊稻谷而被人在尾巴上接上紅頭繩,后又被人發現,砍掉尾巴,從而化為石身永留在人間。
8、香爐石:一石三鼎足,傍晚提網捕魚,足間觀日落其情其境無窮。
9、石碼頭:傍岸那條條石船向太湖,旁有看船老人石。
10、馬腳。簜髡f為關公練馬所踩腳印。
行程建議:
一般到三山島旅游,安排兩天比較合適。第一天中午到,下午爬山看景點。第二天去小村中走走,順便游覽清儉堂、師儉堂。第二天中午離島返程。三山島的主要景點有十二生肖石、板壁峰、抱風亭、人仙橋、清儉堂等,大概要三小時將小島游完。也可以安排一條小木船,出湖搖搖船,捉捉魚蝦。三山島野營自助旅游
第一天
09:30 蘇州火車站出發至東山長圻碼頭
11:30 東山長圻碼頭乘班船或快艇上三山島至佳處旅社吃農家飯
14:00 租帳篷、燒烤工具等
15:00 至野營基地(搭帳篷)
16:00 開始自由活動(燒烤、篝火晚會等)
第二天
05:30 起床至山上或湖邊看日出
06:30 吃早飯
07:00 游玩板壁峰,一線天,疊石等景點
09:00 太湖游船,游覽十二生肖石、白貓石、牛背石、蠡墅山、水葬臺等太湖中的一些景點
11:30 至佳處農家旅社吃午飯
14:00 班船或快艇出島
16:00 到火車站33trip
![]() |
||
微信公眾號三山島旅游網![]() |
站點地圖 --
關于本站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旅游熱線:13812615109 0512-66275042 聯系人:吳弼人 ![]() ![]() ![]() 蘇州三山島農家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