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山島
From: www.tcxinshengbj.com By: 風吹沙 (2008-07-02)

太湖三山島
“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美在島上常年青翠的山,美在那煙波浩淼的水,太湖的美姿,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有著不同的意境和感受?,水面遼闊無垠,在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那來來往往的船只,閑游的鴨兒,蘊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岸邊蘆葦,隨風搖曳,瑟瑟聲響,仿佛是為人們吹奏著歡快的樂曲,又似仙子起舞翩翩;還有山的峻峭秀麗,石的奇姿異態……
4月13號隋學校老師一起去了太湖中的三山島,感受了太湖春天的氣息,春天的美麗和那旖旎的湖島風光。
一路上流淌著盎然的生命之綠,看!路旁一掠而過的垂柳、鮮花、小船……
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港灣。太湖每年2月1日至8月30日,是為期7個月的禁漁期,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太湖漁業資源,在禁漁期間,太湖水域捕撈魚、蝦、蟹、貝和撈割水草等作業一律停止。
游客的喧笑喚醒了沉睡的太湖,飛馳的游艇打破了太湖的寂靜,那飛濺的水珠、犁出的浪花形成了一道轉瞬即失的美麗風景。
島上的山峰雖無高峻巍峨之態,卻也有陡峭、險峻山路。在“一線天”處,砌有僅能一人勉強通過的石階,攀巖而上的石階邊都鑲嵌了鐵環。等著攀爬時,仰望,人如蟻般銜接而上,鏗然的環石撞擊之聲,仿佛預示著攀爬之艱難,但當自己攀爬時,則感到完全可以不借助鐵環,只是拾級而上就行了。
這塊石頭被稱為“四世同堂”的奇石。其上有四種性質和不同地質年代的巖石,灰褐色的是形成于距今3.6億年的泥盤紀晚期巖屑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淺灰色的是距今2.8億年的石炭紀晚期石灰巖,褐紅色的是距今0.8億年的火山角礫巖,白色半透明晶體是距今約0.4億年的方解石脈。這塊石頭記載了三山島從陸地下沉為淺海后又火山噴發這一地質變遷的歷史!
“板壁峰”側面
“板壁峰”正面
“板壁峰”被譽為“吳中第一峰”。它是由于近東西向斷裂及硅化作用形成的斷層陡壁,其寬約20米、高約10余米,厚約1-2米。巖壁陡峭仿如斧劈,紋理縱橫猶似刀刻,其上青苔斑駁,藤蔓攀附,山峰筆挺于山坳,遠觀,宛如一山石盆景。
站在島上最高處俯瞰,近處層巒疊嶂,奇石聳立,樹木蔥郁,逶迤鋪展。遠眺,蜿蜒的山路,山腳的漁村,水天相連,湖島縹緲,仿佛一幅精致的潑墨山水畫。
仿佛梅花才開過,轉眼又見枝頭梅子青青。
湖邊,山羊悠閑地吃著青草。
遠岱青翠、近水飛濺,太湖泛舟……
在歸途的車上,遙望湖中島嶼。33trip
4月13號隋學校老師一起去了太湖中的三山島,感受了太湖春天的氣息,春天的美麗和那旖旎的湖島風光。
一路上流淌著盎然的生命之綠,看!路旁一掠而過的垂柳、鮮花、小船……
漁船靜靜地停泊在港灣。太湖每年2月1日至8月30日,是為期7個月的禁漁期,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太湖漁業資源,在禁漁期間,太湖水域捕撈魚、蝦、蟹、貝和撈割水草等作業一律停止。
游客的喧笑喚醒了沉睡的太湖,飛馳的游艇打破了太湖的寂靜,那飛濺的水珠、犁出的浪花形成了一道轉瞬即失的美麗風景。
島上的山峰雖無高峻巍峨之態,卻也有陡峭、險峻山路。在“一線天”處,砌有僅能一人勉強通過的石階,攀巖而上的石階邊都鑲嵌了鐵環。等著攀爬時,仰望,人如蟻般銜接而上,鏗然的環石撞擊之聲,仿佛預示著攀爬之艱難,但當自己攀爬時,則感到完全可以不借助鐵環,只是拾級而上就行了。
這塊石頭被稱為“四世同堂”的奇石。其上有四種性質和不同地質年代的巖石,灰褐色的是形成于距今3.6億年的泥盤紀晚期巖屑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淺灰色的是距今2.8億年的石炭紀晚期石灰巖,褐紅色的是距今0.8億年的火山角礫巖,白色半透明晶體是距今約0.4億年的方解石脈。這塊石頭記載了三山島從陸地下沉為淺海后又火山噴發這一地質變遷的歷史!
“板壁峰”側面
“板壁峰”正面
“板壁峰”被譽為“吳中第一峰”。它是由于近東西向斷裂及硅化作用形成的斷層陡壁,其寬約20米、高約10余米,厚約1-2米。巖壁陡峭仿如斧劈,紋理縱橫猶似刀刻,其上青苔斑駁,藤蔓攀附,山峰筆挺于山坳,遠觀,宛如一山石盆景。
站在島上最高處俯瞰,近處層巒疊嶂,奇石聳立,樹木蔥郁,逶迤鋪展。遠眺,蜿蜒的山路,山腳的漁村,水天相連,湖島縹緲,仿佛一幅精致的潑墨山水畫。
仿佛梅花才開過,轉眼又見枝頭梅子青青。
湖邊,山羊悠閑地吃著青草。
遠岱青翠、近水飛濺,太湖泛舟……
在歸途的車上,遙望湖中島嶼。33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