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山島體味濃濃鄉村年俗
From: http://www.tcxinshengbj.com

蘇州太湖三山島年初五迎財神活動人聲鼎沸(圖)

蘇州太湖三山島年初五迎財神吃“野火粥”習俗(圖)
今年大年初五一早,蘇州太湖中的一座孤島———三山島便沸騰起來了。早上8:28,噼嚦啪啦的鞭炮和鑼鼓聲中,“財神 爺”被“請”了出來,此時,天上落下了幾滴雨,村民們便相互說著“好話”,一路跟著“財神爺”走家串戶了。
彩旗、腰鼓開道,壯漢舞龍壓陣,中間是村民抬著的“財神”登場,村民穿著各式各樣的傳統服裝,一路吹拉彈唱的走街串巷。隊伍路過的地方,兩邊居民更是擺好了供臺、放起了鞭炮迎接“財神”的到來。三山島資深文化人潘祖勤告訴記者,事實上,島上的迎財神儀式則是由東山傳統民俗抬猛將演變而來,從前每村都會組織抬猛將隊伍,然后比武決定“猛將”最終花落哪個村,后來大家經濟條件好了,村里就自己塑起了神像,并且由村民抬著走街串巷,營造喜慶的氛圍。村書記吳惠生印象中,村里發展旅游十年,年年都有這個傳統項目,一年比一年鬧猛。
遠遠地“財神爺”浩浩蕩蕩的隊伍過來了,這邊的村民便忙不迭地放起了大鞭小鞭,請“財神爺”光顧寒舍,一路上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供桌,一對紅燭,然后便是瓜子花生水果之類的小吃,走到哪吃到哪,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而迎財神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而碰上院子大的,或者做生意開農家樂的,財神爺則被請進家門走一圈,主人送上一份“喜錢”,所有村民都跟著樂呵。事實上,這樣的場景不僅當地村民熱鬧,前來度假的游客也是興趣十足,更有背包客主動“請纓”,抬起了財神爺的專轎。來自上海的王先生一家17口人在這個春節就選擇在三山島上過年,王先生說,現在城里的年味越來越淡,而一大家子湊在一起呆個幾天也越來越難,他們去年在這里過年就被農村人的淳樸和熱鬧所吸引,今年決定再來過年,“明年還要來!”夜不閉戶,魚蝦隨便掛在屋檐下,家家戶戶都熱情好客,就像一家人。
而記者發現,在這個小島上最有特色的項目則是當地的“野火粥”。潘祖勤今年67歲了,他告訴記者,這種習俗的來歷似乎已無法考證,但是從他小時候就有這樣的習俗了,一般都在過年的初三或者初五左右,在家外面搭個土灶臺,架一口鍋,柴火則需要是野地里揀來的,煮的粥也十分講究,里面有“菱角”,寓意孩子吃了伶俐乖巧,桂圓則是團團圓圓等。年初五,在村里開農家樂的許建亞便架起了這樣一只“野鍋”,隔天采購好的原料,早上7點多就開始煮了,差不多十點左右,正好迎財神的隊伍快到家門口了,熱氣騰騰的“野火粥”就煮好了,附近的村民游客紛紛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碗筷嘗鮮,一邊吃著一邊歡快地聊天……場面溫馨而感人。
看著村民們開心熱鬧,“島主”吳惠生也是樂在心里。上午的迎財神儀式結束后,村里還特意安排了一場精品的民間演出———從錫劇、昆劇到魔術、歌舞,村民們看得不亦樂乎。而過了一個痛快的新年,吳惠生心里更早早地盤算好了2012年的宏偉計劃: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太湖三山島的硬件已經差不多了,而接下來就是軟件的提升了!按謇锏奈幕l展有限公司剛剛成立,接下來,我們會挖掘好每一個傳統的民俗風情,像猛將會、觀音廟會之類的,真正辦出三山島自己的特色來,讓以前僅僅是來發呆的游客能有更多的文化體驗!保ㄓ浾:沈紅娣,攝影:張。33trip
彩旗、腰鼓開道,壯漢舞龍壓陣,中間是村民抬著的“財神”登場,村民穿著各式各樣的傳統服裝,一路吹拉彈唱的走街串巷。隊伍路過的地方,兩邊居民更是擺好了供臺、放起了鞭炮迎接“財神”的到來。三山島資深文化人潘祖勤告訴記者,事實上,島上的迎財神儀式則是由東山傳統民俗抬猛將演變而來,從前每村都會組織抬猛將隊伍,然后比武決定“猛將”最終花落哪個村,后來大家經濟條件好了,村里就自己塑起了神像,并且由村民抬著走街串巷,營造喜慶的氛圍。村書記吳惠生印象中,村里發展旅游十年,年年都有這個傳統項目,一年比一年鬧猛。
遠遠地“財神爺”浩浩蕩蕩的隊伍過來了,這邊的村民便忙不迭地放起了大鞭小鞭,請“財神爺”光顧寒舍,一路上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供桌,一對紅燭,然后便是瓜子花生水果之類的小吃,走到哪吃到哪,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而迎財神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而碰上院子大的,或者做生意開農家樂的,財神爺則被請進家門走一圈,主人送上一份“喜錢”,所有村民都跟著樂呵。事實上,這樣的場景不僅當地村民熱鬧,前來度假的游客也是興趣十足,更有背包客主動“請纓”,抬起了財神爺的專轎。來自上海的王先生一家17口人在這個春節就選擇在三山島上過年,王先生說,現在城里的年味越來越淡,而一大家子湊在一起呆個幾天也越來越難,他們去年在這里過年就被農村人的淳樸和熱鬧所吸引,今年決定再來過年,“明年還要來!”夜不閉戶,魚蝦隨便掛在屋檐下,家家戶戶都熱情好客,就像一家人。
而記者發現,在這個小島上最有特色的項目則是當地的“野火粥”。潘祖勤今年67歲了,他告訴記者,這種習俗的來歷似乎已無法考證,但是從他小時候就有這樣的習俗了,一般都在過年的初三或者初五左右,在家外面搭個土灶臺,架一口鍋,柴火則需要是野地里揀來的,煮的粥也十分講究,里面有“菱角”,寓意孩子吃了伶俐乖巧,桂圓則是團團圓圓等。年初五,在村里開農家樂的許建亞便架起了這樣一只“野鍋”,隔天采購好的原料,早上7點多就開始煮了,差不多十點左右,正好迎財神的隊伍快到家門口了,熱氣騰騰的“野火粥”就煮好了,附近的村民游客紛紛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碗筷嘗鮮,一邊吃著一邊歡快地聊天……場面溫馨而感人。
看著村民們開心熱鬧,“島主”吳惠生也是樂在心里。上午的迎財神儀式結束后,村里還特意安排了一場精品的民間演出———從錫劇、昆劇到魔術、歌舞,村民們看得不亦樂乎。而過了一個痛快的新年,吳惠生心里更早早地盤算好了2012年的宏偉計劃: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太湖三山島的硬件已經差不多了,而接下來就是軟件的提升了!按謇锏奈幕l展有限公司剛剛成立,接下來,我們會挖掘好每一個傳統的民俗風情,像猛將會、觀音廟會之類的,真正辦出三山島自己的特色來,讓以前僅僅是來發呆的游客能有更多的文化體驗!保ㄓ浾:沈紅娣,攝影:張。33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