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島發現疑似加工過的石頭
日期:2015-09-10 來源:http://www.tcxinshengbj.com

蘇州太湖三山島發現疑似人工加工過的石頭(圖)
被譽為“三山文化守望人”的85歲老人韋鶴鳴,近年在蘇州太湖三山島上陸續發現一批疑似“做過手術”的石頭。它們會不會是古人類留下的舊石器?昨天,舊石器考古權威人士、復旦大學教授陳淳應邀赴三山島“鑒寶”。陳淳認為,其中部分石頭可能經過人工加工,但到底是不是舊石器還要作進一步研究。
30多年前,三山島曾出土一批舊石器,南京博物院等考古發掘后認為,它們是距今1.2萬年以前古人類留下的遺物,這就把太湖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4000多年,并證明太湖地區同樣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作為“義務保護三山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資源小組”成員、最早發現三山古人類遺址及參與發掘工作的人員之一,韋鶴鳴數十年來一直留意三山島文化遺存。最近三年來,他在島上龍頭山道路旁陸續發現數百塊疑似人工加工過的石頭。為弄清這些石頭的價值,韋鶴鳴昨天特邀陳淳教授上門鑒定。作為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的高足,陳淳說,鑒定石頭是不是舊石器,關鍵看有無人工加工痕跡。但自然之力也可能造成類似人工加工的痕跡,所以鑒定起來并非易事。
經過仔細辨認,陳淳認為,這些石頭材質大多是石灰巖,也有少量變質巖,其中有幾塊可能經過人工加工,出現了邊緣尖銳、表面有長條狀紋路的現象,可能是古人使用的砍砸器等舊石器。但它們表面大多沒有舊石器常見的鱗片紋,這到底是因為材質關系,還是沒有經過人工加工,還要作進一步研究。
至于這些石頭的年代,陳淳表示不能輕易下結論。他說,舊石器大多是經過打制的,但經過打制的石器并不都是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的產物,而碳-14測年法只能用于鑒定有機物,不能用于石頭。所以還要進一步根據地質埋藏情況、一起出土的動物化石等來判斷這些石頭的年代。
權威聲音
鑒定石頭是不是舊石器,關鍵看有無人工加工痕跡。但自然之力也可能造成類似人工加工的痕跡。
所鑒定的石頭中有幾塊出現了邊緣尖銳、表面有長條狀紋路的現象,可能是古人使用的砍砸器等舊石器。但它們表面大多沒有舊石器常見的鱗片紋,因此還要進一步研究。
石頭的年代要進一步根據地質埋藏情況、一起出土的動物化石等來判斷。33trip
30多年前,三山島曾出土一批舊石器,南京博物院等考古發掘后認為,它們是距今1.2萬年以前古人類留下的遺物,這就把太湖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4000多年,并證明太湖地區同樣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作為“義務保護三山島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資源小組”成員、最早發現三山古人類遺址及參與發掘工作的人員之一,韋鶴鳴數十年來一直留意三山島文化遺存。最近三年來,他在島上龍頭山道路旁陸續發現數百塊疑似人工加工過的石頭。為弄清這些石頭的價值,韋鶴鳴昨天特邀陳淳教授上門鑒定。作為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的高足,陳淳說,鑒定石頭是不是舊石器,關鍵看有無人工加工痕跡。但自然之力也可能造成類似人工加工的痕跡,所以鑒定起來并非易事。
經過仔細辨認,陳淳認為,這些石頭材質大多是石灰巖,也有少量變質巖,其中有幾塊可能經過人工加工,出現了邊緣尖銳、表面有長條狀紋路的現象,可能是古人使用的砍砸器等舊石器。但它們表面大多沒有舊石器常見的鱗片紋,這到底是因為材質關系,還是沒有經過人工加工,還要作進一步研究。
至于這些石頭的年代,陳淳表示不能輕易下結論。他說,舊石器大多是經過打制的,但經過打制的石器并不都是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的產物,而碳-14測年法只能用于鑒定有機物,不能用于石頭。所以還要進一步根據地質埋藏情況、一起出土的動物化石等來判斷這些石頭的年代。
權威聲音
鑒定石頭是不是舊石器,關鍵看有無人工加工痕跡。但自然之力也可能造成類似人工加工的痕跡。
所鑒定的石頭中有幾塊出現了邊緣尖銳、表面有長條狀紋路的現象,可能是古人使用的砍砸器等舊石器。但它們表面大多沒有舊石器常見的鱗片紋,因此還要進一步研究。
石頭的年代要進一步根據地質埋藏情況、一起出土的動物化石等來判斷。33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