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旅游景點
From: http://www.tcxinshengbj.com
東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與洞庭西山、光福鄧蔚等72峰交匯而成綺麗寬廣的太湖風景區。 東山歷史悠久,歷代不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都曾來此游樂憩息,留下眾多名勝古跡。東山市鎮大街東西兩端至今猶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兩側有34條古弄小巷。鎮上有保存完好的仿古雕花樓,依山傍水的席家花園,明代住宅建筑楠木廳等。市鎮四周,處處有觀光游覽景點,如紫金庵的彩塑羅漢、古村陸巷的明清古建筑、碧螺峰下的靈源寺等。 東山風物清嘉,還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漁米鄉,盛產50多種土特產品,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茶”,聲名久遠的“白沙枇杷”,以及洞庭紅桔、太湖莼菜和太湖三寶等。
雨花勝境是東山歷史最悠久,風光最秀麗,面積最大的游覽勝地。景區占地500畝,游徑7500米,可直達莫厘峰頂。景區內現在存有一百多株樹齡均達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并還保存由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跡。雨花勝境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筑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的歷史博物館。雨花景區的“雨花”一名來源于明代,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坝昊ā敝纱硕。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現已建成并對外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古宅、唐宋詩廊、明代雙泉、八駿奔馳、宋橋明嘰、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雨花禪寺、醉墨樓等十余景。
陸巷古村位于后山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建于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筑,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筑博物館。

葑山寺位于東山西南部的龍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筑石龍頭鎮妖而得名。島上風光秀麗,古跡眾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筑及古炮臺、千年石龜、石龍頭等古跡。
文德堂建于清光緒31年,為清代大戶之家第宅代表。占地1500平方米,有門廳、前廳、中堂和后樓四進組成,左右軸線上有復廊、備弄、庭院等。整座建筑梁畫棟,富麗堂皇,有東山雕花樓第二之稱。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樓原為東山富商金錫之私宅,建于民國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萬銀元,折合黃金3741兩。全樓建筑磚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繪、泥塑、鋪地藝術巧奪天工,雕刻精致,精美絕倫,且“無處不雕,無處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樓”之譽!安貙氶w、神秘暗道、孩兒蓮”是景區的神奇景觀,進門有寶、伸手有錢、腳踏有福、抬頭有壽、回頭有官、出門有喜”是大樓的精華。有詩贊:“此樓應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紫金庵始建于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廢后復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歷史。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婦作品‘各顯妙相,呼之欲出”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大殿三尊如來佛,形制古樸,在同類塑像中所少見。觀音像神情安詳莊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熱。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于世。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羅漢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產。
蘇州東山三山島,位于太湖之中,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里,世人稱“小蓬萊”。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構成了一組美麗奇異的湖島風光。三山島奇峰突兀,異石成趣,有著稱于吳中第一奇峰之板壁峰,以及生肖石、牛背石、白貓石、金雞石、瀑布石、彌勒佛石都是名聞遐邇的奇峰異石。三山島發現并挖掘一萬二干年以前的舊石器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稱之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潔靜的農家旅館和田園風光,使你如臨世外桃源。
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1984年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該園藏山納湖,步移景易,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曲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又二蜂,波邊三萬六千頃的粗獷氣魄,“柳毅井”、“康熙皇帝御碼頭、古楊梅樹”為園內三寶。廳堂軒榭,廊肋齋館,花徑曲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園內辟有東山方志名人館、康熙皇帝到東山史料陳列室、歷史文化碑廊等。
軒轅宮坐落于楊灣古街,景色秀麗,環境幽雅,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軒轅宮始建于元朝,內有明吳門畫家文征明《東西兩山圖)及明大學士王塞《洞庭兩山殿》等石刻精品。軒轅宮大殿建筑為典型的元代建筑風格,外觀飛譫翹角、百龍商瞻、琵琶撐;內殿楠木柱斷梁結構,是古鎮東山建筑歷史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筑,F殿內供奉軒轅皇帝石刻像。
裕德堂位于古鎮中部古街上,始建于清代中期,原系江淮鹽商周氏所建。主軸線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筑。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煉,雕刻精致,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宅內辟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明式黃花梨古典家具”成的古物展覽館。
東山賓館是一座具有準際五星級標準的國賓館,擁有雍榮華貴的總統樓、別墅樓、度假休閑型套房、豪華套房及標準問,大,小中西餐廳23個,其中最大宴會廳可同時容納近400人就餐。國際會議中心設有同聲翻譯,可同時容納500多人。賓館各類娛樂設施齊全,擁有保齡球、恒溫沖浪游泳池、歌舞廳、室內網球場及風靡全球的旱地雪橇等娛樂項目。賓館東與浩瀚太湖相毗連,南與蒼翠群山相連接,面湖背山、景色怡人,是商務會議、游泳度假的****場所。
惠合堂惠合堂原為明代大學士王鏊故居,明基清建,是古時官宦宅第的代表。占地約3000平方米,分門廳、轎廳、堂樓、后樓和花園。廊軒、門窗制作精巧,大多取材楠木,室內陳列成套明清紅木家具百余件。整座建筑古樸凝重,富麗堂皇。


陸巷古村位于后山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建于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筑,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筑博物館。

葑山寺位于東山西南部的龍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筑石龍頭鎮妖而得名。島上風光秀麗,古跡眾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筑及古炮臺、千年石龜、石龍頭等古跡。

文德堂建于清光緒31年,為清代大戶之家第宅代表。占地1500平方米,有門廳、前廳、中堂和后樓四進組成,左右軸線上有復廊、備弄、庭院等。整座建筑梁畫棟,富麗堂皇,有東山雕花樓第二之稱。







